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有效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实践研(2)

来源:果树资源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在关注中能动应对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入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

(一)在关注中能动应对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入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他们给老师所呈现出来的那一面也许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动态资源。为了能够获取更多有用的资源,教师应该在讲解知识时,仔细聆听学生课堂回答,密切关注学生对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将讲解内容适时根据学生课堂反应做出调整,把控教学进度和讲课节奏,帮助学生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使得学生得以把全部的身心都参与到学习中去;除此之外,还要时刻关注教师的无意行为,防止教师无意中某种方式的不恰当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坏的苗头,比如不想学习或者误入歧途等。由此可见,关注学生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待细节的最基本的态度,在对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关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时时刻刻提醒着所有教师以人为本的重要,这也是对教育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最好的阐述,是一种追求高教学质量的体现。

(二)在倾听中能动应对

学生本身是一个很现实、主动,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独立的生命体,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地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注意力、思维的方式、合作能力还有所发表的言论,所有这些,不论是肢体动作方面还是行为情绪方面都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站在欣赏学生、理解学生、体味学生的角度上,学会用心倾听所有学生的发言以及他们在发言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心情,做到一视同仁。

这种能动性的关怀和平易近人的倾听,会使得教师全身心地对每一个学生敞开心扉的接纳,从而和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相互呼应,这就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从而心情舒畅,这样的发言才更加富有激情,更能让学生打开心扉。比方说: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直觉思维,而这种思维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这时候教师就要学会用心倾听、并加以仔细地揣摩,在此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将其思想逐步放大。又比如有时候学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而这些想法和教师本身的思路背道而驰,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敏锐的察觉到,并且在不刺激学生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引导,又或者可以在放课后有意识的和学生交流想法、进行一场师生平等的对话,这实际上是就是教师在利用了学生的生成资源所展开的最贴近学生,最关心学生的教育,而往往这种教育才最容易形成那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三)在参与中能动应对

曾有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谆谆教诲我们:“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内心所发出来的,才能够达到人的内心深处。”教师只有真正地放下属于教师的架子,不那么的高高在上,真诚地和学生参与到一起,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才能有情感上信息上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造。在对学生组织小组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学会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做到人人平等;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要学会带着“困惑”和每位学生一起探索;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也要带着和学生一样的兴致动手操作……只有教师把自身放在学生群体中的时候,才能够了解情况,发现有用的价值和信息,才能够应对生成资源。

四、 有效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教学时学生自己进行搭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在动态中所产生的“资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都要满足这些极其富有自主性、独特性的需求。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懂得敏锐捕捉,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产生的知识误差,比如说,当讲解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类数学问题时,得到实例证明之后,让学生自主研究,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动手自主进行测量,通过数学实践完成这一数学知识的灌输,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误解”情况发生,3cm、4cm、5cm的三条边可以组合成一个三角形,但是如果1cm、4cm和5cm的三条边就不能凑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数学课堂的课堂实践,能够让教师获取更多的动态生成资源,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操作实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这类基本的数学几何图像时,黑板上单一地画出该几何的三维图,学生不能直观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教室中的柱子、门等实物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几何图形。这种教学方式的展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文章来源:《果树资源学报》 网址: http://www.gszyxb.cn/qikandaodu/2021/0508/798.html

上一篇:我的家乡
下一篇:学习强国助力道德与法治课拔节

果树资源学报投稿 | 果树资源学报编辑部| 果树资源学报版面费 | 果树资源学报论文发表 | 果树资源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果树资源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