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德育新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来源:果树资源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校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校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新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整合红色文化德育资源

本校位于革命老区,革命历史遗迹、展览馆、烈士公墓等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都属于难得的德育课程资源。德育课程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资源搜集,深度发掘红色文化核心内容,通过信息搜集、整合、归类、优化处理,形成校本德育课程构建基本素材。整合红色文化德育资源,不能只靠学校的部分教师,还要让更多人关注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

本校是农村学校,因为处于革命老区之中,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无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德育课程构建过程中,本校从更多方面展开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在德育课程构建上达成了更多统一认识。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重要的教育契机,如果能够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德育课程,必然能为学校德育管理带来发展契机,也能为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收集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管齐下。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历史遗迹、历史资料、纪念馆等,在具体收集时不仅要搜集相关文献,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验证。再次,在搜集红色文化资源时,还应要求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在民间有许多的革命故事和传说,这些文化资源是极为宝贵的德育素材,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搜集,能够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

红色文化教育是历史赋予教师的责任,在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中,教师要广泛吸收红色文化资源。教师还要发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资源搜集整合活动,这给学生带来的心灵触动会更强烈,其教育价值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可以说,红色文化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珍视这难得的教育契机。

二、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机制

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教学机制,不仅需要校本德育新课程的支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从课程设置、课程分配、课程执行,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创新、教学评价等多种维度展开研究,以便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红色文化德育课程设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选修这些课程,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和体验,逐步完成德育的全面渗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学校德育新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在课程机制建设中,应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课程、学科渗透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以便形成完善的德育系统。其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广泛吸收红色文化信息,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本校提炼、精选了洋庄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髓部分,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其二,在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环节,本校设置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利用多种教研活动展开调研,设置更多红色文化主题德育课程,以公开课、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推介,在整个校园内掀起红色文化传承热潮。其三,在德育课程执行过程中,本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熏陶的机会。红色文化的广泛介入,促进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能让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的主动性大大提升。

校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地方性等特点,红色文化进入德育课程之中,要求教师要有灵活运用的意识,对操作策略展开对应研究,以获得丰富的教育契机。而在优化德育机制的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红色文化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

三、创设红色文化德育教程

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有教程设计意识,对红色文化德育课程进行科学分解。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时,教师要体现融合意识。如果有需要,教师要将红色文化传承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课程构建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学情分析机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做出对应的设计,以提升教学效率。

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个性认知和追求,在德育课程创建和执行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课程分配、课程融合、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以期为德育课程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在课程分配环节,本校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广泛征询科任教师的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匹配性分配,使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并体现课程的梯度性。学生群体接受层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分配课程能体现分层教育原则。在课程融合环节,本校对更多的文化课展开对接研究,将相关红色文化进行融入设计,要求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展开渗透操作,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自然内化德育课程内容。在课程评价环节,本校建立了跟踪评价制度,对红色文化传承内容落实情况进行多重评估。在组织文体活动时,本校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如红歌唱响、主题征文、主题班会等,都与红色文化有多重对接。

文章来源:《果树资源学报》 网址: http://www.gszyxb.cn/qikandaodu/2021/0508/801.html

上一篇: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下一篇:南海通识教育在提升我省中学德育实效中的价值

果树资源学报投稿 | 果树资源学报编辑部| 果树资源学报版面费 | 果树资源学报论文发表 | 果树资源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果树资源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